|
thread topic:
圆桌骑士--骑士精神的宗教溯源 |
|
|
»资料
»短信息 »推荐
»引用
»编辑
»QQ
圆桌骑士--骑士精神的宗教溯源
为什么十二圣骑士列传会分为几部分。因为圣骑士(Paladin)又或叫圣战士、圣武士、圣 堂武士等,其实不是指一个人,而是指当年跟随查理曼大帝(C harlemagne)东争西讨的 十二位(如加上查理曼大帝就是十三位)战士。之所以叫圣骑士的原因是:「圣」是因为 他们的故事广为流传在基督教的正史里,而查理曼大帝又是基督教的忠实卫道者,他们的 事迹也多是发生在基督教国家与撒拉森人(S aracen,中世纪入侵欧洲的阿拉伯人)的战 争中,其中加杂了很多有关神话魔法、爱情等的故事…而「骑士」之由来,是因为别看这 些人之中有的善于弓箭,有的善于陆上打斗,有的善于马上战斗,有的善于魔法,有的善 于妖术但却都是受封的骑士呢! 十二圣骑士的故事出现在查理曼大帝的传说之中,那是公元800年前后的事情。之所以有1 2位圣骑士,是取自基督教中耶稣的十二门徒中的1 2,实际上是指查理曼大帝的近位部队 和近身待臣等。最常见的12 圣骑士有: 1. 最伟大的骑士罗兰德(Roland,意大利版),或称奥兰度(Orlando,法国版),查理 曼大帝的远亲; 2. 名声仅次于罗兰德的蒙特班(Montalban)的野蛮人李拿度(Rinaldo或朗拿特Renault ),罗兰德的远亲; 3. 大主教托宾(Turpin),仅次于梅林(Merlin)的魔法师; 4. 魔法师和妖人马拉吉吉(Malagigi); 5. 被六仙女祝福的丹麦王子奥吉尔(Ogier); 6. 不列坦尼国王(King of Brittany),所罗门; 7. 英格兰美男子艾斯佗弗(Astolpho); 8. 那墨(Namo或那密Nami),法华利亚公爵(Duke of Favaria); 9. 撒克森人斐兰巴拉斯(Fierambras或Ferumbras); 10. 森林之塔的领主,最伟大的骑士之一,弗罗雷斯马特(Florismart); 11. 罗兰特从小玩到大的朋友,奥利弗(Oliver) 12. 背叛者加尼隆(Ganelon或盖恩Gan)。 当然,在其它的神话中也有另一批圣骑士的名字: 艾文(Ivon)、艾弗利(Ivory)、奥多(Otton)、拜伦格尔(Berengier)、安赛斯(A nseis)、格尔恩(Gerin)、吉瑞尔(Gerier)、安杰利尔(E ngelier)、参孙(Samso n)和吉拉德(Gerard)。 这些圣骑士个个出身不同,来自五湖四海,每个人都有几段迷人的故事,创下过一番功业 … 接下来就说一说查理曼大帝吧。 查理曼大帝,或称伟大的野蛮人查理曼等,是中世纪800年左右的法国国王,也是神圣罗马 帝国的第一任君主。查理曼勇武善战(被形容成2 0尺的巨人),善恶分明。他在位的14年 期间,发动过对伦巴德人、撒拉森人、撒克森人等的大大小小50多场战争,控制了大半个 欧洲的版图,并在天使的指引下挑起了保卫基督教世界的重任。 他在位之初,适逢阿拉伯异教徒大举西侵,最强盛时曾达法国中部,整个欧洲为之震惊! 基督教国家生死存亡系于一线…查理曼大帝背水一战,将阿拉伯人赶出欧洲,改写了历史 。之后他一统欧洲,降服北方的野蛮人,颁布新法,提倡教育,成立枢机主教团…控制了 整个欧洲的世俗和宗教事务! 查理曼大帝在神话中既是一位伟大的骑士,也是一个多情的种子,有关他的神话传说多不 胜数。但其中最脍炙人口和最与游戏有关的,则当然是1 2 圣骑士的故事啦! 骑士精神的宗教溯源 骑士精神的宗教溯源
最早的骑士出现的时间有很多说法,这里不作讨论。但肯定的是,这些骑士是一些享 有较小封邑的领主,通常被称为Enfeoffed Knights。他们以作战为职业,用效忠权力者的 方式,来获取或保留他们的土地,以及土地上附属的大大小小的利益。这里所说的权力者 ,大多是当地的国王或是公爵,也有较少的情况下是主教或者修道院的主持,比方说意大 利的Cava和Cassino教区(参考勒哥夫《中世纪的西方文明》),那里的土地八成归寺院所 有。
传统意义上的骑士制度(Feudal Knighthood),形成的时间可能是在八世纪或更早, 作为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延续了下去。直至十二世纪,随着群体作战观念的发展 与骑士公会的成立,骑士作为一个独立的阶层分离出来。他们效忠的对象也不仅限于国王 ,而是整个领主阶层。作为军队中的精锐,他们常常被分派一些慈善相关的活动,例如保 护医院或是去东方的朝圣者。领主们也企图通过宗教规定的条条框框把骑士阶层限制在自 己的身边。
于是慢慢的,骑士的条令里面就渗入了越来越多的宗教成分。在伊比利亚人的国家里 颁布了专门的寺院武装的规定(类似日本的僧兵,不过出身好多了)。国王手里还是控制 着许多传统意义的领地骑士,直到14世纪,纯粹以国家与王朝的名义成立的骑士团终于出 现了。
十一世纪,西欧国家的许多小领主,家族代代相传的忠诚构成了骑士精神的一个方面 。但是追溯骑士精神的另一个主要源头,是罗马天主教徒的训令,这些训令的内容可以在 十字军骑士的有关文献,以及随后宗教审判所的相关条令中找到。
在那个时期,巴勒斯坦地区的教堂多为东正教的教堂,那种古板严格的教义中保留了 基督徒最基本的虔诚与狂热。1070年左右,意大利阿玛尔菲(Amalfitan)地方来的朝圣者 在圣墓教堂附近修造了修道院;1099年,医院骑士团(Hospitalier)在此基础上成立。后 来随着耶路撒冷的占领和法兰克人王国的不断扩大,骑士团的规模也在膨胀,最终形成了 军事修会。参加这种修会的,大多是领主或诸侯的子裔。对于他们来说,与其在家守着一 小片地坐吃山空,不如去神秘的东方打杀异教徒,或许可以满载财富和阴德归来。
上面说了,医院骑士团成立于11世纪末,一群骑士来到耶路撒冷的圣墓教堂(耶稣从 十字架上取下来后曾安放于此,因此得名),雇佣他们的不是国王,而是教堂的修士。于 是一个宗教与贵族结合的团体形成了,但不是实际意义上的骑士行会,虽然他们的行为得 到了教宗的承认。从乱七八糟的文献中可以发现,当时欧洲的君主们,奥地利的、西班牙 的、那不勒斯的、法国的,没有一个对该骑士团有过一分一厘的投资,却以种种国家的名 义授予他们荣誉。根据一般说法,第一支国家名义下的骑士团,是拜占庭的伊萨克二世在 君士坦丁堡建立的,时间是12世纪末。
东方的拉丁国家随着耶路撒冷1187年的陷落最终土崩瓦解,但是穆斯林异教徒并没有 毁掉教堂,他们收取了赎金,于是法兰克人安然离去。有人说这是萨拉丁仁慈,其实并非 如此。困在城里的十字军宣称,如果不让他们投降的话,耶路撒冷所有的伊斯兰人会被杀 死,这座圣城将毁于一炬,欧麦尔清真寺会被夷为平地。这种威胁让萨拉丁屈服了,其实 也只有18000人交出了赎金,15000人被卖作奴隶,5000人被发配到埃及服苦役。
不管怎么样,脆弱的和平总算再次被确立了(1192年狮心王查理一世就卷土重来)。 一个希腊的高级教士(名字不详)获准留在圣墓修道院中,为所有虔诚的朝圣者和慕名而 来的骑士赐福。这座教堂后来又被称为复兴教堂,罗马的新旧教徒则把它称作Basilica, 原意是罗马时代的一种长方形教堂或者集会所。这种仪式世代延续了下来,直到今天,耶 路撒冷和巴勒斯坦的一些地区还可以见到这种赐福的仪式。
19世纪中叶,罗马教皇正式指派教会在耶路撒冷的代表,被称为“拉丁长老”(Lati n Patriarch),实际上相当于大主教的级别。于是这座教堂就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立的教派 ,而早些年的意大利修士是圣芳济修会的信徒。
我们知道,在俄国、东欧、希腊、意大利北部,奉行的宗教是东正教。以正统自居的 东正教会历来有一项传统,授予荣誉给那些完成宗教使命的个人。在独立自治性强的教区 ,这样的奖项花样尤其得多。耶路撒冷教区以外,还有莫斯科、华沙大公国、西奈山教区 等等,始终保持着这种仪式和传统。耶路撒冷地区的教会则宣称,他们的条例确认的时间 比罗马教厅所颁布的任何一道命令都要早,那些条例中规定了可以授予骑士的种种专门的 命名与称呼。
与西方君权至高无上的想法所不同,东方国家往往是由国家元首授予武士称号,再由 宗教领袖颁赐荣誉。(我们这里说的东方是指欧洲东部以及巴勒斯坦地区。Eastern而不是 Oriental,后者指的就是亚洲了。)俄国沙皇都要由东正教的大主教举行正式的加冕礼,当 然与英国坎特布里(Canterbury,大家可能听说过西敏寺,那是举行皇家仪式的地方,但 坎特布里是英国国教大教堂的所在地)的习俗不一样,英国的主教只是个仪式上的道具而 已,完成的只是王室指派的工作。而俄国的大主教曾经有过拒绝为沙皇加冕的例子。享有 宗教自治权的教会享有颁布荣誉的权力也是源于教义中的说法:不能向世俗的权力机构低 头。
关于宗教自治权历来有许多说法。最早要求这种权力的是西奈山上的圣凯瑟琳修道院 ,除此以外的争论很多。比方说,米国的东正教会认为他们是自成一家的,但传统的说法 是他们还是应该归莫斯科的大主教管束,因为米国的东正教堂是东欧的移民兴建的。米兰 的主教也只能在基辅大主教的许可下,才能向有功的骑士颁布荣誉。一般来说,一个主教 如果要给教会以外的人授予荣誉的话,那么他就必须是教长或者相当于教长的身份。
扯了很远了,似乎跟骑士没什么关系。最后再提一点,东正教的教义规定,划分教区 要根据国家的界限和民族的区域。这造成了现在地区冲突的不安定因素,俄国、拉脱维亚 、乌克兰等国,由于民族的单一性,全国就是统一的一块。但东欧就乱糟糟了,民族关系 错综复杂。每个小教区都有主教,虽然自己也是罗马教厅眼中的异端,但教宗对于他们来 说也不过是罗马的大主教而已。
东正教的国家从来有颁布荣誉的传统,举例子来说,像13世纪开始的俄国或者波兰、 埃塞俄比亚。每个骑士都能从教会的手中获得或大或小的一份封邑,在一些重大的纪念日 ,比方说某场大的战役或是某个有名望的骑士的忌日,教堂都会举行安魂弥撒。
15世纪末期,有些东正教徒移居到意大利的南部地区,与当地的武装组织发生冲突。 阿族爱国者组成了骑兵团,带头老大叫乔治·卡斯乔塔(George·Castriota),自称斯坎 德贝格(Scanderbeg)。来自什么典故我不知道,详见蒙田先生东游西逛的纪录。本人对 阿族从来没好印象,这些武装的不法之徒自然不能被理解成真正的骑士,他们与穆斯林的 争斗也不能与几个世纪以前十字军的业绩相提并论。
其中有一个自称拜占庭王室继承人的家伙(1071年的曼兹喀特战役后拜占庭帝国就剩 下了一个君士坦丁堡),表面上表示支持斯坎德贝格的帮会。后来被发现是受到君士坦丁 堡的圣乔治大主教的委派。而这位主教,遵照的则是世代遗传下的一道敕令,要与异教徒 作战。这道敕令与传统一起延续了下去,从法尼斯到帕尔马,后来又到了那不勒斯、西西 里,直到今天,意大利的一些省份,如西西里、阿普利亚、卡拉布里亚和巴斯利加塔等地 ,阿尔巴尼亚族和希腊人的后裔,上教堂时遵循的礼仪还是东正教式样的。
在罗马的天主教徒眼中,骑士制度从来是君主政治的一部分,正统的宗教从未参加过 凡俗的争斗。教会所雇佣的骑士只是自愿的献身者,作为独立团体的观念从来没有被东方 人所接受(特别是在很短命的耶路撒冷王国)。实际上,要否认忽视骑士对宗教所做出的 贡献和功绩,那就是在否认欧洲的部分历史。
[ 此贴被Pucs在2008-04-24 14:14重新编辑 ]
|
|
|
 |
|
|
|
|
 |
Copyright 2006-2011 Necroz
Studio
Powered by PHPWind
v4.3.2
Code © 2003-06 PHPWind
Time now is:04-30 04:30, Gzip enabled
You can contact
u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