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点 你尚未 »登陆 »注册 »帮助 »English Version »中文GB-BIG5转换



 
»加入收藏夹 »订阅主题 »上一篇主题 »下一篇主题
   
Necroz Studio » 文献图书馆 » 一些古代遗迹  
thread topic: 一些古代遗迹
  
 
Pucs
Lord of Meshal
rank: The High
essentials: 7  
posts: 2573
gem: 25
sp: 502
oge: 1
Necroz Member Game Master Architect Honor
onlined:519 hours
join date:2006-03-30
last login:2020-07-22
»资料 »短信息 »推荐 »引用 »编辑 »QQ

一些古代遗迹

雅典卫城

在希腊古代遗址中,最为有名的当属雅典卫城。雅典卫城,希腊语称之为"阿克罗波利斯",原意为"高丘上的城邦"。古代在此建有神庙,同时又是城市防卫要塞。
卫城由大量重要的建筑物组成,包括:
* 巴特龙神殿:是古代七大奇观之一,坐落山上的最高处,在雅典的任何一处都可望见。有"希腊国宝"之誉,已有约4,000年历史,供奉希腊神话中雅典娜的守护神,亦即智慧女神雅典娜。雅典娜女神雕像有12米高,由象牙和金子制成,在昏暗的庙中金光闪烁。古代末期,此雕像被罗马皇帝带往君士坦丁堡,从此下落不明。神殿长228公尺、宽11公尺、高65公尺,内外比例对称,每根巨柱均向内微斜,这种独特的设计在美学原理上,矫正了视觉上的偏差,被认为现存建筑最具均衡美感的伟大建筑。现今虽有点破败,但当年的雄姿,却也依稀可辩,令人着迷。
* 艾力费郎祠堂
祠堂位于巴特龙神殿左侧,本为放置八圣徒遗骨的石殿,最吸引人之处是石殿的巨柱,设计成少女托柱石像,支撑着殿顶,宛似女神,造型栩栩如生,神态极为优美。传说这里是雅典娜女神和海神波塞东为争做雅典保护神而斗智的地方。
* 巨门:位于登山顶入口处,全部以大理石筑成,十分宏伟。
* 胜利神殿:在巨门之侧,是座小神殿,有记述众神与波斯人大战的雕刻。
* 卫城博物馆:这座博物馆主要收藏了雅典卫城及附近挖掘的历史文物,陈列品中以雅典鼎盛时期,即巴特龙神庙建造时期的文物最多。雅典娜古神庙的遗物也多有保留,由此可见昔日雅典娜古神庙的英姿。







格拉纳达阿勒罕布拉王宫







吴哥窟

又名吴哥寺,是柬埔寨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的古寺,也是保存最好的名刹。它和中国万里长城、埃及金字塔、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并列为东方四大奇迹。
此窟位于暹粒省暹粒市吴哥城(故都)南郊,建于12~13世纪。据说,建筑时所征召的民工达1,500万以上。寺庙全部用巨大的沙岩石块重叠砌成。最重的石块重量超过8吨,石块之间没有任何粘合物。
寺院周围有宽190米的壕沟,四周共长5.6公里。主殿建在一个宽187米、长215米的三级台基上。殿上有5座尖塔,中央塔顶离庭院地面65米,底层廊壁上布满石刻浮雕。这些浮雕内容有反映当时人民生活的,如打猎、捕鱼、送别、战争等;有重现古代传说的,如“乳海翻腾”、“天神制魔”等神话故事;有跌坐的佛陀,有跳舞的女神,还有人头、鸟兽、虫鱼的雕刻,姿态万千,栩栩如生。宝塔外面的石块上刻着各种姿态的佛像,有的高达几十米,形象非常生动。
15世纪上半叶,吴哥故都废弃,此寺院亦荒芜冷落。19世纪中叶后重新修整,成为世界闻名的古迹。整个建筑宏伟精美、鬼斧神工,充分反映了柬埔寨古代匠师的惊人智慧和高度艺术才能。







古罗马斗兽场
位于罗马市中心东南的大斗兽场,是为纪念罗马帝国铁达皇帝征服耶路撒冷而建造的。相传当时俘获了大量的奴隶,就役使他们建造了这座斗兽场。公元82年建筑物落成时,曾进行过壮观的“开幕式”,3000多奴隶被迫在此“表演”并惨死。
古罗马大斗兽场又叫科洛西姆斗兽场,椭圆平面的长轴188米,短轴156米,中央“表演区”长轴86米,短轴54米,观众席共有60排大理石座位,逐排升起,分为五区,从下到上分别为元首、主教、元老、贵族、骑士和平民设置,各区之间用围墙加以分隔,其中元首、主教坐的“荣誉区”比“表演区”高了50多米,安全措施十分严密。整个斗兽场的升起坡度接近62°,观赏条件很好。观众区设有环廊,供观众休息之用,外围环廊供后排观众使用,内圈环廊供前排观众按号入座,斗兽场下面有地下室,供角斗士逗留和关闭野兽之用,地下室里还有排水设施。这样一个可容纳观众5~8万人的大斗兽场,空间关系十分复杂,椭圆形建筑的光影富于变化,充分体现了几何形体的单纯性,浑然而无始终,突出了斗兽场的庞大和完整。
建筑全部用混凝土、石灰、浮石建造,部位不同,用料也不同。观众席依托在底层七圈柱墩上,采用了筒形、交叉拱、环形拱、放射形拱的技术,结构体系统一。柱子全部用大理石垒砌,坚固异常,虽经2000年的风雨剥蚀,整个结构仍十分坚固。
古罗马大斗兽场设计得科学合理,在建筑的功能、形式和结构上达到了高度的和谐,代表了古罗马建筑艺术和技术的杰出成就。







复活节岛巨像







伊斯坦布尔圣索菲亚

圣索菲亚教堂(或称圣智大教堂)建于公元532年~公元537年,该处先前的教堂在暴乱中被摧毁。教堂宏伟的穹顶由4座大拱门支撑。穹顶和柱子的顶部布满了由一小块一小块玻璃组成的美丽镶嵌图案,常以金、银来加以衬托。

作为君士坦丁堡(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旧称--译注)的主教堂,圣索菲亚大教堂在拜占庭帝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有的帝王都在那里加冕。1453年奥斯曼帝国的土耳其人攻占该城时,苏丹穆罕默德二世对这座建筑大加赞赏。他第一个骑马到达圣索菲亚大教堂前,并且宣布它将变成一座清真寺。另一座非凡的建筑--蓝色清真寺就建在附近,但圣索菲亚大教堂仍不失其重要性。现在它是一个博物馆。

另附:圣索菲亚大教堂是遵照拜占庭帝国最伟大的皇帝之一--查士丁尼的命令建造的。他编纂了帝国法律,并重新征服了过去的西方帝国。当圣索菲亚大教堂完工时,历史学家普罗科匹厄斯写道,教堂的穹顶看起来好像没有基座,仿佛是靠一条金链悬挂在天堂上。







京都清水寺

清水寺是日本古寺,位于京都东山的山腰,寺内有近30栋木结构建筑物,有正殿、钟楼、三重塔、经堂、地方神社、成就园等。正殿列为日本国宝级文物。它依山而起,殿宽19米,进深16米,殿顶铺有数层珠形的桧树皮瓦。前部是由139根高大圆木支撑的“舞台”,气势雄伟。从“舞台”放眼望去,大半个京都的景色尽收眼底。如天气晴朗,还可以远眺大阪。殿旁有一眼清泉,被称为金水,传说,掬饮金水就能一切如愿。寺内另外16栋建筑也属国家重点文件,其外形各具特色,与正殿相映成趣。寺中的音羽瀑布,流水清洌,终年不绝,被列为日本十大名泉之首,清水寺之名也由此而来。







秘鲁马丘比丘城堡

“马丘比丘”,印第安克丘亚语,意思是“古老的山巅”。
马丘比丘距印加帝国都城库斯科120公里左右,建在距乌鲁班巴河面2400米高的山脊上,全城面积约9万平方米。智利著名诗人聂鲁达曾在他的长诗《马丘比丘之巅》中写道:“我看见石砌的古老建筑物镶嵌在青翠的安第斯高峰之间。激流自风雨侵蚀了几百年的城堡奔腾下泄……”据推测,马丘比丘即建于15世纪印加帝国开始扩张的帕查库蒂统治时期,马丘比丘古城遗址外围是层层梯田形成的农业区,城区则由200座建筑和109个连接山坡和城市的石梯组成。城内规划井然,北部多为庄严的宫阙神殿,南部是作坊、居室和公共场所。印加人称自己为“太阳的子孙”,他们将太阳视作“燃烧的火鹰”,渴望用“拴日石”将带来光明和温暖的太阳永远留在天上。直到今天,对太阳的崇拜仍在印加民间流传。在这座古城关于太阳崇拜的建筑也随处可见。







新天鹅堡

新天鹅堡始建一八六九年,位于德国浪漫大道的南端,城堡的建造具有非常的戏剧性。 最初它是由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King Ludwig II of Bavaria)的梦想所设计,国王是艺术的爱好者,一生受着瓦格纳歌剧的影响,他构想了那传说中曾是白雪公主居住的地方。他邀请剧院画家和舞台布置者绘制了建筑草图,梦幻的气氛、无数的天鹅图画,加上围绕城堡四周的湖泊,沉沉的湖水,确实如人间仙境。
路德维希二世(King Ludwig II of Bavaria)并不喜欢政事,他专注于督促自己城堡的兴建,在当时城堡的建造也花费相当巨额,被认为是不适于统治而去位。国王生前并未看到自己的梦想完工,城堡是后人逐年完成,因此今日所见的城堡有着前人与后人合作的痕迹,每年百万人到此探访,这可能是国王当初所没有想到的。







约旦佩特拉城

佩特拉是约旦著名古城遗址,位于约旦安曼南250公里处。希腊文意为"岩石"。佩特拉古城处于与世隔绝的深山峡谷中,位于干燥的海拔一千米的高山上,几乎全在岩石上雕刻而成,周围悬崖绝壁环绕,其中有一座能容纳两千多人的罗马式的露天剧场,舞台和观众席都是从岩石中雕凿出来,山岩巨石,风格浑然一体。
佩特拉古城反映了纳巴特王国五百年繁荣时期的历史,古城多数建筑保留了罗马宫殿式的风格,表明古纳巴特人曾受到罗马文化的影响。因此,从古城的遗迹,我们可以了解古纳巴特文明,还可以从中了解到许多罗马文化,是罗马文明研究的重要参考。公元3世纪以后,佩特拉城逐渐趋向衰落,之后古城湮没了一千多年。







狮身人面像和吉萨金字塔

开罗市的西侧的吉萨区是举世闻名的金字塔的故乡,这里的金字塔及狮身人面像有世界七大奇景之称。
从吉萨金字塔区的北门入口,游客可依次经过胡夫、哈扶拉、明卡乌拉金字塔。胡夫金字塔是在埃及发现的90多座金字塔中最大的一座。它建于埃及第四王朝,经过千年风化,仍高达137米,四周底边各长220米,塔底占地面积达5·29万平方米。
金字塔的建造年代遥远,经历漫 长岁月依然巍峨矗立,建造时曾用民夫十万,重二砘半至十六砘的巨石二百三十万块,才建成这座巧夺天工的金字塔。游客亦可进入金字塔,探索古墓的奥秘,亲身体验法老王墓中的奢华设计。但有一点要注意的就是虽然金字塔的设计是可让外面的空气不断涌过洞穴进入室内,但身处塔内仍是炽热难当,甚至令人有窒息之感,不宜作长时间的停留。
1954年埃及的考古学家运用现代遥感技术在胡夫金字塔的南端发现了用石板埋盖的一艘太阳船。考古学家推测,这艘船曾伴随法老胡夫的尸棺来到吉萨。现在胡夫金字塔南侧发现太空船的地方建起了形如船身的太阳船博物馆,在金字塔区的浩瀚景观中添了一笔现代埃及人的新作。
从南面观看三座相连的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金字塔群,哈扶拉金字塔居中,胡夫金字塔在右,左侧的明卡乌拉金字塔前面还有三座一字排开的小型王后金字塔。因胡无金字塔较远,哈扶拉金字塔成为视觉效果中最大的一座。有趣的是,左金字塔的形状与其他两座有所区别:顶部有一个更为平整的锥尖,象是一顶王冠。三座金字塔相互重叠,东侧的棱线严格平等,那气派容不得人喘息。
正年的阳光直射下来,穿过云朵,形成金色的线条在金字塔塔身上移动。自然的力量使金字塔获得生命。三座巨大的纪念碑下,游人象是黄土地上的小蚂蚁。

著名的斯芬克斯狮身人面像位于埃及的开罗市西侧的吉萨区,在哈扶拉金字塔的南面,距胡夫金字塔约350米。斯芬克斯本是希腊神话中的带翼狮身女怪,在欧洲很多国家的古代雕塑中都有类似的形式。
吉萨的这尊斯芬克斯应是世界上最大最著名的一座,而且象是由一整块巨型岩石雕制而成。斯芬克斯身长约73米,高21米,脸宽5米。据说这尊斯芬克斯狮身人面像的头像是按照法老哈扶拉的样子雕成,作为看护他的永恒住地—哈扶拉金字塔的守护神。经过多年的风化,现在的斯芬克斯狮身人面像是后人从沙土中再次挖掘出来的。
它凝视前方,表情肃穆,雄伟壮观。据称,马穆鲁克(中世纪埃及的一个军事统治阶层的成员)攻打埃及时,士兵以斯芬克斯狮身人面像的鼻子和胡须做为练习大炮射击的靶子被打掉的鼻子和胡须现存于伦敦的大英博物馆。







斯通亨奇巨石柱群

斯通亨奇巨石柱群位於索爾茲伯里(Salisbury)平原,建成在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1600年,是英國一個旅遊勝地。
英國人認為一生中起碼要有1次在斯通亨奇巨石柱群,觀賞夏至來臨的大自然景色。除了英國人外,來自法國、意大利和西班牙的遊客亦加入觀賞行列,體驗英國人的傳統習慣。







泰姬陵

泰姬陵是全印度乃至世界最有名的陵墓,被世人称为人间建筑的奇迹。它位于印度北方邦阿格拉城近郊亚穆纳河南岸,从印度首都新德里乘火车3小时可到达。 
莫卧儿王朝皇帝沙杰汗的爱妃蒙泰吉.马哈尔娇艳美丽,才华过人,在随同沙杰汗出巡的途中不幸去世,时年39岁。为纪念与之形影不离的爱妃,沙杰汗征调2万多名民工建造了这座陵墓。
泰姬陵始建于1632年,到1653年才完工,工期长达22年之久。陵区南北长580米,宽305米,中间是一个美丽的正方形花园。花园中间是一个大理石水池,水池尽头是陵墓。陵墓全部用洁白的大理石砌成,在清澈的水池中形成无比圣洁的倒影。  
陵墓的平台是红砂石,与白色大理石陵墓形成鲜明的色调对比。陵墓中央覆盖着一个直径达17米的穹窿,高耸而又饱满,以天空为背景,构成壮美净洁的轮廓。陵墓四角各有一座高达41米的尖塔。陵墓两侧的配套建筑为清真寺,式样完全相同。墓穴为地下穹形宫殿,白色大理石墙上镶嵌着宝石。
泰姬陵宏伟瑰丽。凌晨或傍晚是观赏泰姬陵的最佳时刻,此时的泰姬陵显现出无与伦比的纯洁、静穆和优美。







廷巴克图

马里历史名城廷巴克图,位于撒哈拉沙漠南缘,尼日尔河中游北岸,是古代西非和北非骆驼商队的必经之地,从公元14世纪中叶起,相继成为马里帝国和桑海帝国的重要都市,在阿斯吉亚王朝(1493年至1591年)时期,是西非的文化和宗教中心,世界各地的伊斯兰学者纷纷到这里讲学布道,那些能工巧匠更是在这里大显身手,使这座城市声威远震,与开罗、巴格达和大马士革齐名,是当时著名的伊斯兰学术研究地之一,市区多伊斯兰教和阿拉伯文化遗址,被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列入世界文化及自然遗产保护名录。
廷巴克图,又译为“丁布各都”,亦称“通布图”,为1087年图阿雷格人所建。图阿雷格人是非洲著名的游牧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为了寻找水源,他们赶着牛羊、带着骆驼,驮着帐篷和其他生活用品,常年往返于阿鲁万纳和尼日尔河沿岸之间。据传说,当年图阿雷格人每逢旱季,他们南下来到廷巴克图所在地的一口水井旁,围着水井安营扎寨,雨季时便留下多余物品返回北方。这口水井由一名叫布克图的老妇人看守,他们每次南下都说去“廷—布克图”,意为“布克图之地”,后来建立的城镇也称之为“廷—布克图”,廷巴克图便是从“廷—布克图”演化而来的。图阿雷格人的这口水井迄今依然保留着,供游人观赏,成为这座城市的历史见证。
历史上,廷巴克图因拥有理想的地理位置而得到迅速发展,而成为伊斯兰世界的重要都市和骆驼商队的贸易要站。公元16世纪末期,摩洛哥人侵占,城市遭到破坏,开始衰落。







玛雅古迹

奇琴伊察玛雅城邦遗址曾是古玛雅帝国最大最繁华的城邦。遗址拉于尤卡坦半岛中部。始建于公元514年。城邦的主要古迹有:千柱广场,它曾支撑巨大的穹窿形房顶。可见此建筑物之大。武士庙及庙前的斜倚的两神石像。9层,高30米的呈阶梯形的库库尔坎金字塔。以及圣井(石灰岩竖洞)和筑在高台上呈蜗形的玛雅人古天文观象台,称“蜗台”。







[ 此贴被Pucs在2008-04-24 14:19重新编辑 ]

 
 
Necroz Studio » 文献图书馆
   





Copyright 2006-2011 Necroz Studio

Powered by PHPWind v4.3.2 Code © 2003-06 PHPWind
Time now is:05-19 03:33, Gzip enabled
You can contact us